咖啡与茶的提神效果有什么区别博业体育app?
博业体育我们大致了解下咖啡和茶的主要成分,下面从比例大小分别做个比较。当然只能说是大致的比例,不同产区、不同制作工艺会让成品呈现完全不一样的成分比例。
多糖类咖啡豆生豆中最大的成分就是多糖类,占比大约是35%-45%。虽然名字叫做多糖,但是其实不甜,几乎是我们感受不到的甜份。这种多糖其实就是指构成植物骨骼的纤维,比如膳食纤维等等。而且不同的豆种里面多糖类的含量还很不一样。
蛋白质大约含量是12%左右,它和多糖类物质一起构成了植物骨骼的重要成分。
脂肪咖啡豆的生豆里面是有脂肪的,比如亚油酸、棕榈酸等等,最直接的就是他们会在烘焙之后形成我们所谓的油脂。一般情况下来说阿拉比卡咖啡豆的脂肪含量会相对较高,大约是20%,而卡内佛拉种的咖啡脂肪成分含量大约也就是10%左右。
低聚糖类这类物质有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就是蔗糖。不过,咖啡豆中它的含量较低,不过也是引起咖啡会回甘的原因。
绿原酸在阿拉比卡咖啡豆中占据了5%-8%左右,卡内弗拉种大概在7%-11%。绿原酸的种类比较多,部分还就只有卡内弗拉种中才含有。
酸类比如柠檬酸、苹果酸、磷酸等等,占据的量非常低,差不多只有2%左右,但是却是很多咖啡的果香的重要来源。
咖啡因咖啡成分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是其含量非常之低,阿拉比卡咖啡豆每颗咖啡因含量大概有0.9%-1.4%,而卡内弗拉种中大概也就是2%-3%。所以大家所担心的什么因为咖啡喝太多,摄取大量的咖啡因导致钙流失、疾病等等,真的是想太多了。 不过别小瞧了这一点咖啡因,足够让你告别困顿了。
氨基酸一般含量1%-2%。一般是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等等物质。 这些物质的含量根据不同的地域、海拔、气候、降水量等等都会有一些起伏,而我们日常喝到咖啡感受到的不同风味,差不多也就是这些成分比例的变化造成的。
有机酸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约为干物质的3%左右。 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在制茶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棕榈酸、亚油酸、乙烯酸等。 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博业体育app,有些有机酸本身虽无香气,但经氧化后转化为香气成分,如亚油酸等;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并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常称为多酚类,约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过去茶多酚又称作茶鞣质、茶单宁。 茶多酚的功效主要有:能消除有害自由基、抗衰老、抗辐射、抑制癌细胞、抗菌杀菌、抑制艾滋病病毒。
氨基酸分析表明,茶叶中至少含有25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8种,茶叶中就含有6种。 氨基酸是构建生物机体的众多生物活性大分子之一,是构建细胞、修复组织的基础材料。
蛋白质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所以茶叶中蛋白质含量不是很高,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 蛋白质是维持机体的生长、组成、更新和修补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通过氧化作用为人体提供能量。
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咖啡碱,具有兴奋大脑神经和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是导致“醉茶”的主要因素。
果胶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4%左右,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茶叶中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含量为0.8-4%,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 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含量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以上,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类脂类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8%左右。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类脂类物质在茶树体的原生质中,对进人细胞的物质渗透起着调节作用。
芳香物质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在茶叶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中,芳香物质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0.02%,绿茶中含0.005-0.02%,红茶中含0.01%~0.03%。 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虽不多,但其种类却很复杂。据分析,通常茶叶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300多种,鲜叶中香气成分化合物为5O种左右;绿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1O0种以上;红茶香气成分化合物达300种之多。
维生素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6-1%。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高档名优绿茶含量更要高一些,一般每100克高级绿茶中含量可达250毫克左右,最高的可达500毫克以上。人们通过饮用绿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
无机化合物茶叶中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的3.5-7.0%,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这些无机化合物经高温灼烧后的无机物质称之为“灰分”。 灰分中能溶于水的部分称之为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50%~60%。是检验茶叶品质的指标之一。嫩度好的茶叶水溶性灰分较高,粗老茶、含梗多的茶叶总灰分含量高。 目前,只有出口的茶叶才对灰分进行检验,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致的可以知道,咖啡和茶叶的提神效果主要是咖啡因(咖啡碱)在起作用。
那么为什么茶叶中的“咖啡碱”不叫“茶碱”呢?因为按科学界的惯例,最先在哪个物种中发现,就冠以该物种为俗名,这个成分最先是在咖啡中被发现的,所以被叫做咖啡碱。直到1827年,人们才在茶叶中发现咖啡碱,终于认识了这个让人兴奋、推动茶叶普及的功臣。 同时,我们现在也把咖啡碱作为认定茶类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叶子里面有咖啡碱,基本上可以判定是茶叶,如果含量超过0.1%或者0.2%基本上就可以认定是茶类植物。
从植物属性上来讲,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大约是2%-4%,咖啡豆中咖啡碱的含量大约是1%-2%,也就是说,同质量的茶叶和咖啡豆相比较,茶叶的咖啡碱含量要比咖啡豆高。不同制茶工艺制作的茶其咖啡碱强度也会有差异。例如正山小种茶,几乎不含咖啡因。
总的来说茶叶里的咖啡因含量更多,不过通常我们都会觉得咖啡的提神效果更好一些,我们在比较一杯茶和一杯咖啡的时候,比较的并不是同等的干茶和咖啡豆,而是冲泡好的茶汤以及咖啡。 一般来说,每150ml水用于冲泡8.25g咖啡,而泡干茶的比例就要小得多,所以,咖啡里咖啡因的单位含量虽然比茶少,但是由于冲泡的多,所以咖啡里咖啡因的总量更大啊。 而且茶可以反复冲泡,尤其是乌龙茶、黑茶、普洱等更是能冲泡十几次,而咖啡因在冲泡两分钟内就会溶出80%。 所以,不是每次冲泡都会有新的咖啡因,因为干茶就是那些干茶,就算你一天喝了很多茶,但只要不换茶叶,其实咖啡因的摄入量也就是“一杯”而已。 另外,茶中的茶氨酸也能缓解咖啡因对人体的兴奋和刺激作用。 茶氨酸,是茶叶中的一种水溶性游离氨基酸,有天然令人愉悦的作用,在中枢神经抑制咖啡因引起的过度刺激,部分抵消由咖啡因导致的血压升高。 茶氨酸还可以改变咖啡因的吸收速度,延长咖啡因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所以,喝茶后人的感觉多是清醒、平静,而喝完咖啡则会感觉刺激、亢奋。 有人说,如果要马上参加一小时的考试,喝咖啡效果更明显;但是要开半天会或者长途驾车,茶叶可能会让你清醒的时间更长。
所以咖啡的提神效果正常会更明显一些,不过具体提神效果还是因人而异,另外跟我们的投放量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自己常年从事茶叶生产作业,所以几乎每天都在喝茶,其实提神来讲并没有太大的效果。睡前还在喝茶,该睡觉还是碰到床就睡。
这里感谢@猫立刻为这个问题的完善做出补充和指点,也欢迎大家能在我们的回答下给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基于我们更多的经验积累还是基于茶叶生产环节,有不足的地方要更多向大家学习。
我觉得重要的区别在于,咖啡的提神效果比较短促,因为咖啡因释放和作用的时间较茶的短很多;而茶是因为含有茶多酚,会使得茶里的咖啡因比较均匀的释放和作用,延续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咖啡那么刺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咖啡因的提神作用会因为长期的食用而导致大脑的“抗药性”。在有一期《国家地理》上讨论了咖啡因对大脑的作用,长期食用的人,到后来会对咖啡因产生依赖,并且饮用后大脑所产生的兴奋状态和平时完全不摄入咖啡因一般时候的大脑状态相差无几。
另外有一篇采访帮助理解咖啡的成瘾性,和抗疲劳作用的原理。长期饮用咖啡的人在Jack James看来是比不饮用咖啡的人更容易产生疲劳和负面感觉的:
咖啡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性成分,主要有绿原酸、咖啡因、类黑精等。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的作用;类黑精主要形成于咖啡的烘焙过程中,有预防龋齿、改善肠道的效果;而咖啡因是咖啡中提神醒脑的主要成分[3]。
作为公认的保健饮料, 茶叶也具有多种有益成分,主要有茶氨酸、咖啡因、茶碱和茶多酚等。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5],茶氨酸具有抗疲劳的作用,而咖啡因和茶碱都是帮助提神的主要成分[2]。
不难看出,咖啡因就是茶和咖啡具有提神功效的主要来源。有趣的是,有“世界三大饮料”之称的咖啡、茶、可可,居然都含有咖啡因的成分咖啡!
这个原因还要溯源至古代农耕社会时期,由于大量的劳作,人们需要能够提神、缓解疲劳的供给。中国人的饮茶嗜好给予了西方人灵感,人们认识到提神饮料是可以从神饮、药饮转变为日常饮用品的[7],这一认识加速了咖啡、可可、以及中国茶的普及,也促使它们发展成为大众性的休闲饮料。
在同等质量下,干茶叶的咖啡因含量是大于咖啡的,但是等量的茶汤和咖啡中,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远远大于茶。据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的推荐配方,150mL水搭配8.25g咖啡豆,而用于单杯冲泡的茶叶量普遍只有2到5g左右。
由此可知,我们日常饮用时,茶水的咖啡因含量是低于咖啡饮料的。咖啡里的咖啡因的含量差异较大,这主要取决于咖啡豆的种类以及咖啡的烘烤方式。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主要取决于茶的种类和制茶方法,咖啡因含量高的品类有红茶和乌龙茶。
一方面茶叶中的茶氨酸可拮抗咖啡因引起的神经兴奋,所以喝茶的提神效果会比咖啡要缓和一些[2]。另一方面茶叶可以多次冲泡,咖啡因会被缓慢浸出而被人体吸收,所以喝茶虽不能立即让人感到头脑清醒,但会持续较长时间。相比之下,咖啡会一次性被我们食用,其中咖啡因快速被人体吸收,咖啡因的提神效果较快,持续时间较短。
除了提神,茶和咖啡还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茶叶具有抗氧化、消毒、消炎的功效。咖啡也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功效,但相对于原叶茶来讲,大部分人饮用的咖啡都是加奶加糖的,增加了患牙周炎的风险,同时将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6]。
咖啡和茶虽然有诸多好处,但过多摄取反而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因此小罐茶提醒,摄入咖啡因类食品需要适量。
摄入咖啡因过多,将会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消极影响,使人们出现失眠、心慌焦虑的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手发抖和讲话含混不清等现象。同时有研究表明,咖啡会加重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症状。因此,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咖啡因含量控制在200mg 以内,也就是每天喝咖啡不能超过 2~3 杯[6]。同样,茶的摄入量也要严格控制,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约饮用中等浓度的茶2~3杯为宜,建议每杯茶水量150-300毫升,茶叶用量3-5克[1]。
作为在世界舞台上占据C位的饮品,茶和咖啡都有着独到的风味特色和健康价值。
在过去,随着咖啡在世界的流行,很多中国人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并且引为潮流。
[3]杨剀舟, 翟晓娜, 杜秉健, et al. 咖啡中功能性成分分离检测技术及安全性评价[J]. 食品科学, 35(3).